观焦点:泰安市纪委监委:系统施治建设清廉村居“泰安样板”
走进春日里的泰山区邱家店镇王林坡村,风景秀丽,鸟语花香,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难以想象,曾经的泰山区邱家店镇王林坡村,是一个曾经乱象丛生的落后村,从规范村权运行、整治“三资”入手,清理合同26份,清缴欠款38万元,收回工业用地110亩,发展苗木、旅游等产业,带动增收140万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实现了以“廉”引领、以“清”促“治”的华丽蝶变。
(资料图片)
这一幕幕可喜的变化,让村民的腰包一天天“鼓了起来”。“我们村通过‘三资’清理,清出了发展活力、清出了规范透明,清出了和谐村风。现在村里无论大事小情,村‘两委’都跟我们村民说,我们不出村就能打工挣钱。”泰山区邱家店镇王林坡村村民张钦兴说。像王林坡这样的示范村,全市已建成176个,坚持由点及线、连线带面,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去年以来,泰安市纪委监委把推进清廉村居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抓手,编制发布全省首个《清廉村居建设规范》市级地方标准(DB3709/T019-2022),以“班子清廉务实、村务清亮透明、干群清爽和合、乡风清朗向上、监督清明高效”为目标,推动村居实现清廉之治、彰显清廉之美,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与日俱增,乡村振兴的步伐愈加坚定。
“清廉村居建设,一个村也不能少。”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在全市清廉村居建设现场推进会上向全市发出号召。
“犯其难而图其至远”。建设清廉村居就是要勇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泰安市纪委监委连续两年选取68个群众反映强烈、信访问题突出的薄弱村(社区),通过县级纪委监委提级监督、一村(社区)一策等方式,推动规范转化、翻身“逆袭”。比如,新泰市纪委监委针对部分村(社区)历史遗留问题多的实际,整合县乡纪检监察力量,开展村(社区)设权事项清查清理行动,审查村(社区)合同1.84万份,清理土地8438.6亩,收回应收账款2300余万元。
村级“三资”规范化管理是清廉村居建设的重中之重。泰安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数字化手段高效便捷优势,会同农业农村等部门建设村(社区)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督平台,打造“采集数据——分析研判——线下核实——跟踪查纠”监督新模式。目前,全市95.7%村(社区)“三资”已实现线上监督。“用手机一查就能知道村里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谁不守规矩,我一键就能举报到纪委去。”村民尹大哥向记者介绍到。群众通过身份证号就可登录查看本村(社区)的“三务”公开情况,实现了“大多数人”监督“少数人”的效果。
“通过建设村(社区)‘三资’信息化监督平台,推广‘三务’公开APP,我们阳光公开更加彻底了,对村级小微权力的规范运行监督更加高效,村(社区)干部依法用权、依规用权的意识更强了,干群关系更加和谐了。”泰山区徐家楼街道纪工委书记仇文静告诉记者。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走进天平街道板大山村家风家训馆,庭院深深、翠情红意,斑驳的石拱门仿佛在无声诉说,泰山五贤之一的赵国麟、开国将军刘振华、齐鲁时代楷模苏庆亮等历代先贤和英模人物的家风家训在眼前一一掠过、发人深省。
“廉洁村风是我们村和谐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一大法宝。我们将建设信用体系、弘扬优秀家风家训、发扬廉洁剪纸文化融入到清廉村居建设中,真正让清风正气吹进百姓家中,让乡村振兴在我们这个小山村开花结果。”
泰安市纪委监委大力实施“岱下清风进村居”活动,督促指导各县市区深入挖掘本地人文资源、历史典故、文化遗产中的廉洁元素,创建各具特色“接地气”的清廉文化品牌。目前,肥城市“桃都清风”、宁阳县颜氏家训、东平县“平湖廉韵、清润乡田”等一批优秀家风家训及廉洁文化品牌正不断发挥其感染力和渗透力,让干部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
“清廉村居建设直接关系乡村振兴战略进程和质量。”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入推进清廉村居建设,大力推进“三资”管理、“三务”公开、惠农惠民政策落实,推动监督融入基层治理,让小微权力更加规范运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泰纪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