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破了一个洞”误以为是“手机坏了”,赶紧改掉用眼坏习惯
一天晚上,正在加班的小王坐在电脑前快速敲击着键盘,为了及时响应工作信息,她把手机屏幕向上,端放于自己左手边的办公桌上。忽然,她感觉余光里左手边似乎闪了一下,马上抓起了手机,“嗯?没有任何消息提醒啊!”她有些疑惑地把手机放回原处,重新投入敲击键盘中。没一会儿,她感觉左下方又闪了,但拿起手机,还是没有任何消息提醒。反复几次后,她怀疑是手机屏幕坏了才会乱闪,她把手机翻了个面,屏幕向下,放到了自己的视线范围外。可是没过多久,她的眼前左下方又闪了……
此时,小王才反应过来:难道不是手机坏了,是自己的眼睛坏了?小王是高度近视,她想起自己前几天躺在床上手举着平板电脑刷剧,一个瞌睡袭来,平板电脑就砸到了左眼球,虽然当时并无大碍,但遭遇闪光感后不敢再大意,第二天她赶到医院眼科就诊。
眼科医生了解小王的情况后,为她的左眼开具了B超和超广角眼底照检查,并散大她的瞳孔,彻查了一番眼球后段结构,也就是俗称的“眼底”。经详细检查后,医生最终得出诊断:左眼玻璃体后脱离,以及左眼视网膜裂孔。
(资料图片)
小王这个“新鲜”的视网膜裂孔,就位于她左眼的右上方,因为视网膜的呈像为镜像倒像,即上下、左右均颠倒,这就是她左眼左下方闪光感的由来。
眼前突增“飞蚊”,别轻视这个信号
“所以,真的不是我的手机坏了,是我的眼底破了个洞!”小王既感慨又着急,“医生,我的眼睛是被砸坏了吗?还有得救吗?会不会瞎?”
玻璃体后脱离,其实是一种几乎人人都会经历的眼部状况,或早或晚。要说一说这个脱离,就要先聊一聊玻璃体。眼球从其大致结构而言,就像是一个灌满了透明果冻的皮球,玻璃体就是那个主要填充并支撑起皮球的透明果冻。玻璃体“体”如其名,是一种无色透明的胶状物质,作为一种含水量高达98%的组织成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中的水分会逐渐析出,这被称为“玻璃体液化”。
这就像是皮球内部从最初扎扎实实地填满了果冻,逐渐变成了部分是脱了水的果冻、部分是脱出来的水的状态。这些“脱水果冻”将不再像刚出厂(出生)时那么均质透明。当浓缩的凝胶物质随着眼球转动飘荡到视野内,我们就会看到点线状、条索状的漂浮物,但这不痛,也不影响视力,更像是有飞虫不断在眼前徘徊。也因此,这种情况,有一个大名鼎鼎的俗称——“飞蚊症”,眼科医生也会称其为一种生理性的“玻璃体混浊”。
单纯、生理性的玻璃体混浊如果长年情况稳定、无明显突发增多,不需要特别就诊。但病理性的玻璃体混浊常与出血、炎症、感染等情况相关,一般合并有显著的视力下降,或眼红眼痛等其他不适表现,需要及时到医院眼科就诊。
与玻璃体直接相连的视网膜,位于眼球壁后段的最内层,主要承担感光功能。当液化的玻璃体与视网膜最内层分离,这种状态就被称为“玻璃体后脱离”。玻璃体后脱离后,眼前除了突然增多的“飞蚊”外,也常可见环形的漂浮物。又因为脱离过程中可能对视网膜产生牵拉,所以会像小王那样产生“闪光感”。
65岁以上的人群,玻璃体后脱离的发生率约为65%-75%。因此仅仅玻璃体后脱离本身,常见为机体老化的表现,而并不是一种疾病。
除了年龄增长以外,眼部外伤、高度近视也是发生玻璃体后脱离的常见原因。像小王这样的“高度近视+外伤+闪光感”,妥妥的“玻璃体后脱离”。
“有洞及时补,光明常相随”
此外,正如前文提及的,玻璃体后脱离过程中对视网膜可存在牵拉,因此会拉拽产生“视网膜裂孔”,而视网膜的裂孔如不及时处理,随着析出的水分进入视网膜下,会进一步分离视网膜与其他更外层的球壁结构,并最终引起孔源性的“视网膜脱离”,产生视物遮挡等症状。
虽然玻璃体后脱离是“人之常情”,但视网膜脱离是会严重影响视力的大问题!因此,如果患者能明确感知并表述自己新增“飞蚊”、视物遮挡或闪光感的大致方向,建议在就诊时告知医生,也许能让医生在检查眼底、寻觅是否有视网膜裂孔时更有针对性。
这则病例里的小王虽然不幸出现了视网膜裂孔,但幸运的是,就诊时她的裂孔还没有向视网膜脱离发展。因此,她在门诊就可以进行眼底激光光凝治疗,也就是在视网膜裂孔周围密密地打上一圈激光斑,将裂孔周围的视网膜牢牢地“焊”在其余眼球壁上,这足以拯救她的左眼球。
通常及时发现的裂孔只需要一次激光治疗,安全性较好。但激光治疗后的两周,患者需要再次进行眼底检查,以确认产生的疤痕反应已成功将裂孔周围的视网膜“焊”牢。倘若治疗效果不佳,则需要再次激光治疗。如果患者进展为视网膜脱离,就需要及时转向手术治疗。
需要提醒的是,怀疑或确诊视网膜裂孔的患者,完善激光治疗以及确认激光治疗效果前,应尽量避免搬运重物、剧烈运动等行为,以防止眼底情况恶化。小王在激光治疗前后,好好静养了几周,最终顺利完成了治疗。也是这次就医经历,让她再也不敢举着平板电脑躺着看了,唯恐类似“惨案”再度上演。作为一名眼底相对更脆弱的高度近视者,从此以后她也加入了每年定期检查眼底的行列。
目前,随着近视矫正手术的普及,还有不少年轻人的视网膜裂孔是在手术前的常规检查中被发现的。在这类人群中,和小王一样的高度近视也更为常见,因此,建议高度近视人群定期检查眼底,早发现、早治疗,所谓“有洞及时补,光明常相随”。
作者:殷悦(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医生)
图: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